11.11.2010

推薦好部落格: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一直覺得,部落格除了傷春悲秋的抒發個人情感之外,其實有個終極的功能:顛覆權威和傳播被主流媒體掩蓋的訊息,看看Global Voices全球之聲,部落客在全球各地都扮演了公民記者的角色,為自己的國家和世界的改變帶來有力的影響。目前,在台灣的網路上我們仍能享受言論的自由,問題是,在擁有這樣的自由時,我們選擇了什麼樣的訊息?

以阿布海賊團為例的後台分析來看,最多人閱讀的文章是食記類,然後是讀書的心得分享,較嚴肅的社會議題轉載或心得,點擊的數量實在不多。在辛苦的工作之餘想知道一些輕鬆的資訊、對政治、社會議題冷感乃至於厭惡,我完全能接受這樣的心情,因為我自己也是;但我真的很希望在資訊的洪流之中,能夠讓自己的部落格幫這個社會盡一點微薄的力量,所以我開始收集轉載一些由我認為獨立性較高的媒體所做的,關於社會議題的報導及分析,然後,我發現了胡慕情這個名字。

一開始,是在立報、公視的新聞議題中心苦勞網這些媒體讀到她關於教育、環保和各種弱勢族群議題的報導,深入的第一線採訪和文字的強悍都讓我眼睛一亮。畢竟,我還沒看過有一個記者敢撰文批判連政府都得讓他三分的慈濟在杉林大愛村內強行灌注自身價值觀的種種荒謬「慈善霸權行為」,我在想,這個人如果有部落格,文字必定是精彩無比。

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這就是胡慕情的個人部落格。

從這篇中國時報在去年得到華文部落格大獎之後對她所做的專訪,我發現部落格書寫早在她成為記者之前就已開始,而她,才不過是72年次的小女生,但在她的部落格或新聞報導中,你都可以看見她在環保和社運的第一線,忠實的「手寫我所見」,盡力的求證、希望讓更多弱勢者發聲的有力文字,就像她在自己的部落格所說:

無論關心或傳達述說,首先不能脫離脈絡。然而更重要的是採訪中最困難的─不是為弱勢者發聲,而是讓弱勢者自己發聲。

作為文字記者,在台灣應該是個頗讓人沮喪和無奈的行業,因為你目睹許多不公義在眼前發生,卻少有空間能夠讓自己辛苦收集資料、努力寫出的報導真正改變什麼,但身為部落格的作者,只要言之有物,文字其實是一個很有力的武器,足以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和思考。以記者的身份寫就的報導或許會因為依附的媒體本身便是弱勢而力道微弱,但在網路上,一篇好的文章在發佈後,瞬間就可以被已經利用RSS訂閱的數千人閱讀、引用、轉貼,再配合社交網路,討論和傳遞的效果應該更令人振奮,就像專訪中指出:
夾雜在媒體正職與部落格書寫之間,胡慕情認為這兩者「有加乘效果」,「沒有記者身分,我就難以接觸官員,這個位置是必要的;但環保署往往只用投書方式回應我在立報的報導,這種焦慮在更多人看到我的部落格、以及我在社大兼課實質影響其他人後就降低了」。
胡慕情舉例,「詹順貴律師跟我說,營建署、國科會官員看到我的部落格文章,開始改變對於中科四期的態度」、「台北大學蔡嘉陽老師看到我就會說謝謝,他認為我留下很多重要紀錄」。因此,她的部落格持續關心八八風災、樂生、中科四期、中石化等事件,最近更因一系列「災區筆記」對於慈濟大愛園區的深入觀察與批判而受到矚目


原子彈驚人的威力來自於連鎖反應,殺傷力也不是來自於爆炸,而是擴散出去的輻射塵和震波;做為網路時代的現代公民,也許你不想走上街頭表達意見,但是你可以對某個公共議題多一些關心、轉PO一篇很中肯深入的報導或文章、收集資訊並且表達你的看法,那關注的力量將讓政府更透明、讓利益者受到應有的監督、讓弱勢者的正義得以伸張,這都是我們應該盡的責任,否則總有一天,我們會因為權益受到侵害踐踏又求助無門而感嘆社會的冷漠。不出聲、不關心,就是協助整個體系壓迫弱勢的一份子。

唉,畢竟我還是傷春悲秋了一番,但我衷心的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能花些時間,閱讀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我不想特別推薦某一篇文章,但也許,就從八八水患的標籤開始吧,這是我覺得現在的社會最不應該遺忘的議題,讓自己作個更負責任的公民,就從現在開始。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