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010

Why do people often vote against their own interests?

Angry opponents of the health care reform during a townhall meeting
影像來源:BBC News



今天在BBC News看到這篇報導Why do people often vote against their own interests?討論這次民主黨在麻州的參議院選舉因為新健保計畫的議題慘敗給共和黨。標題非常有趣:為什麼選民總是投票否決自己的利益?看來歐巴馬的新健保計畫完全是對最大多數的美國人有利,為什麼會遭到百性如烈火燎原的猛烈批判甚至輸了選舉?文章的分析對照台灣的政治,感覺起來似乎我們是跟人家不謀而合啊

文章的幾個觀察:

大部分選民習於受到情緒性的操弄而不會理性的思辨,但這些政客大多都是為富者服務,而且財富集中在這些富者的程度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高,就在百性為他們支持的政黨或候選人激情吶喊的時候,身為多數的白領或藍領階級的他們其實正被矇蔽了真正對自己有益的事而不自知。

在競選時只會提出理性的數據來辯論卻不會使用情緒性策略的候選人通常是輸的,文章中引用了一位心理學家 Drew Westen在他的The Political Brain中舉出的例子--在2000年高爾和布希的第一場辯論會中,在提到如何提升人民的未來時,高爾便針對小布希的醫療保險議題長篇大論的引述了他請精算師根據國會的研究計畫精算的結果,他指出如果要照小布希的方案繼續維持美國現行醫療保險架構,未來人民必須多付出18%到47%的保費上漲代價;而布希針對這樣具體的政策辯論只回答:"你們看看,這個人只會滿口數字,他開口閉口就只會講數字"
最後,布希贏了這場辯論。

引申來看,現代政治讓最會講故事的而非提出一大堆統計數字的人獲勝。歐巴馬在這次犯的最大錯誤就在去年巡迴全國的健保改革說明時沒有用淺顯的方式將這麼複雜的政策和大規模的改革解釋給大眾了解,結果,人民輕易的被共和黨的激情化訴求打動(順便再讓歐巴馬扛下小布希執政留下的經濟爛攤子)而投下反對票,奇怪的是,那些被煽動到認為新健保計畫是社會主義復辟、不尊重上帝、建立警察國家的選民們,看起來卻正是新的健保制度下最能夠接受到保障的人。

What's The Matter with Kansas的作者Thomas Frank更進一步指出他對當代美國政治文化的觀察:右翼政客藉情緒和表面的利益操控引導一般大眾的社會觀感,使得大多數的弱勢大眾在情感上依託並認同於這些政客所屬的共和黨,再加上以取得選票為主的政治操作,最後造成的是現在的美國政治文化中,越複雜的事越不必讓老百姓知道、政客不必有理想和原則,取代的是利益的交換和無止盡的妥協,在選舉時面對選民可以做假,但只要作假的夠真誠,你就能拿到選票。

我並不想再提出台灣相對的政治現象,因為現在的台灣選民正如文章中描述的美國選民一樣,是選邊站而且不理性的,只是我們或許有時可以想想,在他們那些表演的背後,我們被交換甚至被犧牲了什麼?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