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011

《破報》衛報週評:資本主義的變革時機已到

圖片來源:ICICP
衛報分析的美國經濟復甦假象對照起台灣的現況,似乎有許多相同之處。政府政策的失敗、勞工的就業條件惡化,但資本家的盈餘和獲利暴增,股市大漲。收入和財富由貧窮和中產階級被重新分配至富有階級,而美國政府在目前保守勢力高漲的情形下,似乎也採取了和我們的政府同樣的邏輯來拯救經濟:先確保資本家的利益,然後希冀這些資本家增加投資、增加員工;但在政府自己都大量採用派遣這種非典型就業方案,而資本家也仍然是政客及政黨的最大金主下,我們或許只能希望這樣的邏輯可以奇蹟似地改變。

全文轉載自破報
節譯/葉興台
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2010年剛剛結束,美國華府、媒體和學界就興高采烈地宣稱,美國經濟復甦了!2007年這場危機爆發前就聽過這批人說過類似的話,結果顯示這批人錯得離譜。但經濟復甦的說法對某些人而言特別有用。共和黨人聲稱,由於經濟正在復甦,政府不應干預太多。很多溫和派民主黨人則說,收入再分配政策已沒有必要,因經濟復甦代表了成長,人人都能從經濟擴張的大餅中分到一塊。這種經濟復甦的說法,也讓歐巴馬政府聲稱政策奏效。
但這種說法是幻想多過現實。首先,2009年美國有近20%的人失業或低度就業,這種情況會延續到今年,就業市場根本沒有復甦。更糟的是,這波金融危機發生後四分之一找到工作的人,只是找到缺乏保障的臨時工作。其次,包括拿到政府紓困貸款的銀行業,持續查封付不出房貸的房屋,導致數百萬屋主失去住所。房地產市場也沒有復甦。第三,想想美國聯準會為何去年12月決定斥資6千億美元收購美國公債,以及美國國會和歐巴馬為何同意延長減稅和失業救濟。他們採取這些措施是因為先前推出的紓困、貨幣寬鬆、減稅和政府財政刺激支出,都無法終止這場危機。對經濟復甦之說毫無感覺的人認為,推出先前失敗的措施,可能又會再次面臨失敗。
更重要的是,有關經濟復甦的說法掩蓋了美國經濟體系中的基本失敗:基礎的不穩定。經濟再度衰退讓美國社會付出極大成本,讓數百萬有效率和生產力的勞工失業,造成個人、家庭和社會財務崩潰。各國政府面對這種集體財富損失,主要是拯救那些私人資本家的荷包,而這群人卻是造成這場危機禍首,他們的財富也較不受危機衝擊。接下來,各國政府開始對人民縮減支出(包括削減社福計畫和社福津貼等),以恢復因大規模紓困而瀕臨爆炸的政府預算。就像坦承殺害雙親者,以孤兒之名要求寬恕一樣,美國企業以政府預算赤字居高不下為由,要求政府撙節支出。主流媒體和政治人物慎重看待企業的要求,提醒我們究竟是誰在控制我們。
過去半世紀的經驗讓我們對危機有非常不同的分析,對於2011年也有不同的反應。自1970年代初期開始,勞工的薪資成長已經停止,他們的津貼和就業安全也萎縮,政府對一般民眾的支持遭到保守派攻擊。這些逐漸增加的負擔被拿來當作有必要進行更多投資的藉口──投資能促進更強的經濟成長,所形成的經濟大餅就能能給包括勞工在內的更多人。
事實上,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成長自此之後持續放緩。勞工的就業條件惡化,但資本家的盈餘和獲利暴增,股市大漲。收入和財富由貧窮和中產階級被重新分配至富有階級,但所承諾的結果從未實現:既沒有更多投資,也沒有促成更強的經濟成長。成長反而放緩,整個體系內爆為一場嚴重的危機。經濟復甦的說法伴隨著政府所採取的行動,包括可能在今年進行更多紓困、寬鬆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而2007年以來的經驗證明,這些措施是不夠的。這些措施也不敢質疑,過去數十年資本主義重新分配收入和財富如何導致危機,或重新分配如何助長這個危機。
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也不敢將這危機,連結到一個從未停止製造衰退,因而經常導致數百萬人失業、浪費資源、失去產能和傷及生命的經濟體系。對他們而言,經濟體系是不能質疑的,他們屈服於不能說的禁忌:絕不能批評你的政治生涯所依賴的體系。因此,這場危機和所造成的負擔將會持續下去,直到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資本家看到夠多吸引人的獲利機會,才會恢復投資和增聘員工。美國資本家在必要時可自由取得政府的巨額支持,但只會在能獲得個人最大利益之際才進行投資,美國政府的首要責任似乎也是確保資本家的利益,人民的需求擺在第二,除非有政治行動改變這個順序。
(本文原刊登於台灣立報)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