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2011

〔試讀〕遠流文化:吳祥輝《拒絕聯考的小子》

《拒絕聯考的小子》,這本在80年代由一個建國中學的學生以自身拒絕升學和文憑主義、瞞著家人不參加大學聯考、在當年如斯震撼人心的文字作品,由我這個六年級生讀來另有一層感觸,想來也是遠流文化選在民國一百年將其再版重新發行的原因。

讓我別有感觸的是,現在讀過《拒絕聯考的小子》之後,再對照我所讀過他最近幾年走遍歐洲、留下的「國家書寫三部曲」,筆鋒幽默、觀點犀利而在文章中讓人感覺外冷內熱的吳祥輝真的沒有辜負他當年對自己的期許,沒有在人生中做一個「盲目的追隨者」;我自己所體驗到的台灣教育制度是以為政治服務為設計目的、為主流資本市場培養人力為設計重點,以大學及醫學、法律為尊,對獨立思考和挑戰權威的人格養成避之則唯恐不及;我在高中曾編過校刊、寫過一些文字作品、得過一些獎項,現在讀起自己當年的文字雖然覺得青澀卻有一股暢旺的生命力,那時的我也像當年的吳祥輝一樣對社會、升學制度、愛情充滿不解,但我選擇了讓自己的人生像一張被捲起的藏寶捲軸遊戲,無可無不可地隨著時間前進攤開捲軸,在每個岔路聽從家人或學校的建議,因為數學物理化學不好所以不敢追求獸醫系的夢想而去念社會組,在一試定生死的制度下考差但也累得不想再挑戰一次就這樣念了完全沒興趣的會計;《拒絕聯考的小子》中所挑戰批判的觀念扭曲到了現在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經歷了十數年的教改,我們得到什麼樣的價值觀養成:金錢和權力可以讓一切妥協、外表漂亮的想辦法嫁入豪門、頭腦聰明的出國唸書,回國當教授,但不是為了做出改變世界的研究而是投入國科會計畫和經費的殺戮戰場,在惡劣的研究環境下試圖磨練古老中國流傳下來的官場文化,以行政職的高低來決定自己能受到多少尊敬,和經費;有多少人願意為了「理想」這兩個字投入冷門的學門,希望能把這個世界變得進步、美好。

或許還是有些改變吧,改變的是拒絕聯考不再是拉風的事情,因為在大學密度變成全世界最高的台灣,你即使考了十八分仍然有大學可讀;當年還有一個吳祥輝敢於挑戰這一切並活出了在現在看來算是精彩的一生,而現在的孩子們呢?我們的教育能夠讓他們抱持什麼樣的氣度胸懷、浪漫理想、堅強的意志去承受越加沒有邊界的世界帶來的挑戰?或許真正諷刺的是,當年拒絕聯考的吳祥輝,如今卻堅持他的三個兒子都要念大學,而且要離開台灣去讀國外的大學。或許當年那個在故事結尾被北一女的維維狠狠拋棄、卻豁達的脫下鞋子往前大步奔跑的小子,在數十年後也終於不得不承認要改變這個地方還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吧。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