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2009

龍紋身的女孩




這是一個因為作者猝逝而永遠無法完成的10集系列小說的頭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2008年史帝芬金認為最好看的10本書其中一本、也是我今年目前為止認為最好看的一本小說。

看完這本書第一個讓我想到的是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這本小說和黑暗金控(The Internatioonal)這部電影:陰謀論、推理、符號解碼、真假揉雜的冷血犯罪;該有的元素一樣沒少,特別的是作者史迪格拉森出身記者的背景,讓他的文字冷冽理性,然而在乍看平淡緩慢的節奏中,卻揭露出在我們規律運作的日常生活背後其實存在著一個叫人愕然、由扭曲的人性構築、由財富包覆、常人絕難發現的黑暗世界。

瑞典版文書名其實叫"憎恨女人的男人",故事一方面描述了對女性的暴力和歧視不管是世界的那個角落都還是在不斷發生;故事裏的受害人身分不是剛進入瑞典的外來移民,就是社會的邊緣人像是吸毒者、離家出走的少女或是特種行業者,這樣的身分讓她們在無端消失後完全不會引起懷疑,也讓罪犯輕易得逞。事實上,最讓跟蹤擄人者感到亢奮的其實是計劃、跟蹤、監視蒐集被害者的所有資料的過程,擄人和殺害則只是為了不讓被害者有機會求援的"不得不為的結果";反之警方卻因為被害人本身有意或被迫疏離於社會而無法發現連續事件之間的模式,即使這個模式確實是存在的。

而憎恨女人的男人另一個意義就在於對照出女主角莎蘭德,也是這本書另一個譯名龍紋身的女孩的由來;帶著滿身刺青、從小個性孤僻而不善表達、以暴力的手段保護自己,換來的是被社會貼上精神不穩定、有自毀傾向的標籤;相較於瘦弱的外表,莎蘭德其實是個過目不忘,有超強觀察和學習能力的電腦天才,如果曾看過Cyber Punk這本書,這幾乎是所有駭客或多或少的人格特質;當男人先入為主的以為這又是一個脆弱不堪的準被害者而想加以侵害,也許開始可以得逞,但最後的下場絕對會叫那些憎恨女人的男人後悔不已。

書中另一個精采絕倫的部份便是對現今媒體對跨國集團毫無理由的吹捧、全球性貪婪的追逐買空賣空的虛幻經濟的批判。書中的主角便是因為以記者的身份不懈的追蹤而揭開了一個跨國集團醜陋的真面目;我不得不引述書中主角布隆維斯特在揭發世紀罪行接受電視台訪問時的一段情節:書中的瑞典和本書發行的2003年時現實中的瑞典一樣股市大跌,經濟面臨崩盤;因此記者問布隆維斯特面臨這種局面,由他擔任發行人的雜誌該負什麼責任,他卻回答「認為瑞典經濟面臨崩盤的想法其實很荒謬。」記者當然無法接受,便接著提問:「這是瑞典股市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你卻認為那是荒謬的想法?」
他的回答是這樣的:「有兩件事要區分清楚:瑞典經濟和瑞典股市。瑞典經濟指的是這個國家每天生產的物品與提供的服務的總和,其中包括易利信的電話、富豪的車子、Scan食品公司的雞肉,以及從基魯那到什甫德的運輸。這些才是瑞典經濟,而且它的盛衰與一星期前一模一樣。」

「而股市則是迥然不同,既無經濟也無產品與服務,有的只是一群人的幻想,每小時每小時去決定某某公司大概價值幾十億上下之類的。這與現實或瑞典經濟毫無關聯。這只是代表一群大投機客將他們的持股從瑞典公司轉移到德國公司,因此有骨氣的記者就應該抓出這些金融之狼,譴責他們的背叛,因為正是他們有系統地,甚至是刻意的破壞瑞典經濟,以滿足他們客戶的利益考量。」

接著訪問他的記者居然問了這句話:「那麼你認為媒體沒有任何責任嗎?」(台灣的媒體好像沒有腦殘到問這種等於是羞辱自己的問題XD)

布隆維斯特,或者也可以說是作者史迪格‧拉森的回答是:
「當然有,媒體責任重大。至少這二十年來,有非常多財經記者不僅避免用放大鏡檢視溫納斯壯(書中的跨國集團鉅子,影射所有貪婪的資本家),甚至還發表愚蠢的、偶像崇拜的人物特寫幫助他建立聲譽。如果他們能做好份內的工作,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局面。」

從此書出版的2003年對照去年到現在的全球金融局勢,小說中對財經媒體亂象和貪婪而導致金融泡沫破滅的原因分析一針見血;史迪格拉森畢生致力於揭發瑞典極右派組織的不法活動和新納粹主義的研究,因為成立了研究右派組織和新納粹主義的EXPO基金會而一直遭到死亡威脅的他仍然堅持正義是記者報導的唯一準繩,在這樣的正義只能存在小說中而無法真正落實之前,書中的主角將代替他永遠宣揚他的理念。

正如開頭所說的,史迪格拉森只完成了三部曲,台灣目前則只完成了第一部的翻譯,衷心希望能早日見到第二部玩火的女孩和第三部空中的城堡儘快面市。

畢竟,現在令人大呼過癮的正義還是只能在這樣的故事裡被期待著。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哇.....真是非常用心的讀書心得報告阿....晚上我一定來拜讀這本大作...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