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話來蓋括這本小說的話,大概就如其中主角艾咪所說:這個地方本來是一所監獄,後來監獄被拆了,然後它們又在上面蓋了一個新的監獄,之前監獄的老傢伙們決定出來碰碰手氣。
不論恐怖小說或電影,其指涉的背景、場所、人物與其心理常常都是和當前的時代或社會環境緊密貼合的,或諷刺、或警告或反省,都希望觀者在飽受驚嚇地闔上書本,或在電影院只從指縫一邊哀哀叫地偷看之後,一段時間內對日常生活的一切捕風捉影的自己嚇自己之外,心裡還會有「咦,這麼說起來我的學校/公司/也有點怪怪的啊」這樣癢癢的疙瘩留下來。
在刻意模仿IKEA手冊的創意之下,《歡迎光臨疑家家居》帶給我的正是僅有現代消費主義社會才能產出的終極恐怖故事:人工控制所有感官體驗的半封閉環境,精心布置彷彿可以立刻入住的家庭場景(只是那些門窗並不會通往任何地方,厄,一般來說啦),當這些和作者設計的橋段巧妙疊合在一起,我不禁同情起所有在這種大賣場工作的員工,並且衷心的希望我不會有一天因為忘了購物時間而被遺留在夜晚的大賣場。
結論,這本書發想充滿創意而且文字(除了情節,那些家具介紹也很妙)精彩,該有的血漿作者絕不吝嗇,重點是貼合現代社會與在其中生活的中低階層生活經歷(就是我們啦),結果營造出來的恐怖感真不是開玩笑的,試想如果西門町那間家樂福是蓋在日治時代以來一直使用的刑場之上,而所有在其中冤屈而死的亡靈們一直被某個魔頭控制而必須在每晚被迫重複他們永生永世不得休止的處罰,直到有一天幾個員工留了下來.......
我有說過吧,我一直都不喜歡大賣場
4.29.2016
11.25.2014
萬城目學:《萬字固定》
因為《鹿男》開始喜歡萬城目學,因為喜歡豐臣秀吉因此更喜歡寫了《豐臣公主》的他,接下來回頭看了《鴨川荷爾摩》和《偉大的咻啦啦砰》,分別以京都、奈良和大阪為舞台的關西三部曲充滿了大阪人特有那種亂搞捨我其誰的驚人氣勢,而看似不著邊際的幻想也因為交織其中的細膩青春物語而能感動人心,《萬字固定》集結了一些萬城目學的短文,文字雖短但仍是滿滿的萬城目風格,讀來像是吃健達出奇蛋一樣同時滿足了多種樂趣,也知道了他來台灣宣傳新書對我們的感想,嗯嗯,原來台灣日本友好有這麼深奧的心理因素啊,還有我之所以去過一趟大阪從此以後就對關西無法自拔的原因是這樣啊~~~
聽說他的新作明年就可以在台灣見到而且還是和忍者有關的作品,真是期待。
11.19.2014
桐野夏生《生鏽的心:極致短篇傑作選》
出版社:野人
譯者:劉子倩
至今讀到的第二本桐野夏生作品,第一本是她改編古事記的神話改寫概念作品《女神記》(反而以寫實社會小說及社會派推理囊括日本文學界幾乎所有重要獎項的其他作品我居然尚未讀過真是大不敬啊)
這本收錄了六篇短篇小說的桐野作品集讓人得以領略她強大的敘事功力和多樣獨到的觀察力。或如「月下的樂園」描寫死亡帶來的人心異變,如荒廢的庭園一般詭異又帶有另類吸引力,或如「傑森」以幽默的手法和出人意外的轉折呈現社會規制埋進人心的瘋狂種子,在有機會脫離控制時迸發出想像不到的殺傷力;「霓虹」是我最喜歡的一篇,寫的是在新宿力爭上游的小小暴力團,桐野塑造人物的功力在這篇有精彩的演出,角色從老大到小弟簡直就像三谷幸喜的全明星電影那樣充滿特色,也將新宿夜生活描寫的生氣勃發,就在看似要發展成不可收拾的黑幫大作卻在倏忽之間不可思議的收尾,精彩極了。
「蟲卵的排列」像是在夏天從大太陽下轉進陰暗的巷子,突然從背後微微感到的一陣涼意那樣,雖然在讀到一半就已大概猜到結果,簡單的情節卻充分帶出歪斜的心帶來那種看似平靜之下說不出來的違和感,而同書名的「生鏽的心」和另一篇「羊齒之庭」帶有讓人思考的對比,當平淡無趣的人生有機會再次選擇,有勇氣拋下一切和猶豫卻步不前都是抉擇,而隨著抉擇而來的收獲與失落,正是這兩個故事主角不可言說的苦澀,也是桐野夏生不需依靠推理機關和犯罪寫實,一樣可以緊扣人心的精彩之處。
在《生鏽的心》中,桐野夏生或詼諧,或灰暗,或諷刺同時發人省思的人性寫真已經能充分展現她的文字駕馭能力和社會觀察力,想必其長篇作品能得獎無數更是有其深度,和宮部美幸齊名的社會派女性作家之名當之無愧。
11.28.2013
1.03.2013
9.04.2012
8.02.2012
7.09.2012
6.16.2012
5.02.2012
4.24.2012
「試讀」道尾秀介《月之戀人》:直木賞得主的輕鬆小品
說到月之戀人,包含我在內大概都是先想到由木村拓哉和林志玲主演那部收視率慘不忍睹的月九連續劇,但這次接到新雨出版社的試讀邀請之後才赫然發現,作者是最新一屆直木賞得主道尾秀介!寫出《鼠男》、《向日葵不開的夏天》那樣強烈風格的道尾,和電視台以特別合作的企劃方式,採取小說和戲劇同步創作的方式產出的《月之戀人》,果然隱去了他有如京極夏彥的鬼怪風格和精彩的本格推理風格;相對電視劇必須因應收視率的壓力,邊拍邊改的結果成為了無法挽救的悲慘作品,小說版《月之戀人》帶給我們的則是伊坂幸太郎的《龐克救地球》那樣精巧輕快而給人心注入一股溫暖的故事。
在全球化的時代,對成功的定義也被簡化成賺到許多金錢,卻也有許多創業之初簡單的快樂和純粹的理想在這樣的過程被犧牲和妥協,葉月蓮介以一介青年將父親的小公司擴展為全球性的設計家具品牌,卻也因為擔負了龐大的壓力而必須拋棄單純而熱誠的自我,成為將員工的所有努力量化為冰冷業績數字的社長;全球化的另一個結果是,你可能是替一個你一輩子也見不到老闆一面就買了你原來公司的更大公司賣命、做出一個你一輩子也買不起的東西;居住上海的秀美和在日本的非典型勞工彌生各自因為這樣面臨了人生的抉擇,她們的抉擇巧妙地和蓮介聯繫起來,譜出一段不太可能在現實生活發生,但能讓人找回一些對生活和幸福的初衷的故事。
道尾秀介在日本文壇是備受期待,而作品也不斷成長的超新星,願意嘗試和日劇製作合作這樣的創作方式,除了讓人見識他舉重若輕的功力,或許也是因為他就像自己故事裡單純的彌生一樣,一直保持以及享受著寫作這件事帶給自己的快樂吧。
在全球化的時代,對成功的定義也被簡化成賺到許多金錢,卻也有許多創業之初簡單的快樂和純粹的理想在這樣的過程被犧牲和妥協,葉月蓮介以一介青年將父親的小公司擴展為全球性的設計家具品牌,卻也因為擔負了龐大的壓力而必須拋棄單純而熱誠的自我,成為將員工的所有努力量化為冰冷業績數字的社長;全球化的另一個結果是,你可能是替一個你一輩子也見不到老闆一面就買了你原來公司的更大公司賣命、做出一個你一輩子也買不起的東西;居住上海的秀美和在日本的非典型勞工彌生各自因為這樣面臨了人生的抉擇,她們的抉擇巧妙地和蓮介聯繫起來,譜出一段不太可能在現實生活發生,但能讓人找回一些對生活和幸福的初衷的故事。
道尾秀介在日本文壇是備受期待,而作品也不斷成長的超新星,願意嘗試和日劇製作合作這樣的創作方式,除了讓人見識他舉重若輕的功力,或許也是因為他就像自己故事裡單純的彌生一樣,一直保持以及享受著寫作這件事帶給自己的快樂吧。
2.04.2012
12.23.2011
12.20.2011
12.17.2011
12.12.2011
10.29.2011
10.28.2011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