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2011

伊坂幸太郎《摩登時代》


作為宣稱轉變風格的起點,《摩登時代》這本以默片時代的卓別林電影為名,時空設定在近未來日本的作品中,伊坂別有深意地指出了一些理論性的命題,當龐大複雜的『系統』在發展到極致後,將如何地從精神上或肉體上抹殺其內的個體、在這運作機制中,人在被層層細密分工後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被拆解到毫無意義可言的的日常工作其實正是整個抹殺作業的一部份受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摩登時代》對此作了想像與展示,而總是擁有輕鬆流暢的節奏和特立獨行人物的伊坂式推理有了多大的轉變呢?

從表面來看或許沒有;官方的故事大綱如下:


渡邊拓海,懦弱系統工程師。強悍妻子嚴重懷疑他偷腥。
某日,他被任命支援某交友網站的維護,然而愈是深入程式內部,他愈覺得這整件事絕對不單純。
因為自從接了這份差事,他身邊的人(任性的公司前輩、好色的作家友人、妻子僱的恐怖拷問男等等)陸續捲入詭異至極的事件,而所有受害者的共同連結就是——他們都曾透過網路搜尋引擎輸入幾個特定「關鍵字」的排列組合……
上網搜尋這些關鍵字就會遇害?會不會太扯?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雲端有個強大的什麼正在運作。
伊坂的作品雖然被歸類為推理小說,但我閱讀伊坂作品的趣味性從來就不是因為其推理邏輯的縝密或手法的創意與劇情的多重轉折,而是來自於他幾乎無所不包的廣博知識和筆下特立獨行的有趣人物及這些人物間冗長卻充滿意涵的對話(也讓其作品常出現所謂『伊坂式名言』)交錯構築的世界,《摩登時代》表面上看來也包含了所有的伊坂元素,那麼,他所宣稱的『轉變』意指為何?

雖然從之前的作品中便能見到對社會問題的各種觀點與批判,但或許是覺得以《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中那種透過書寫社會邊緣人物引起省思的手法已經不足以表達他心中對現代日本甚至世界的不滿和焦慮;伊坂終於決定以《摩登時代》扛起作家面對的社會責任課題,更直筆地寫出他對國家本體的思考,並試圖用伊坂式的語言來向新的一代丟出曾在1984、動物農莊等著作中被反覆提出的擔憂與嚴肅命題:當龐大的國家和與其相依的情報經濟體系被推展與操弄到極致、甚至可能進化出有機體般的自身意志(這設定聽來荒謬,但回顧歷史;與其說出身貧寒的希特勒能快速崛起,不如說『冀望德國從一戰後的蕭條和被戰勝者強取豪奪的態勢中翻身』這樣的強烈氣氛讓國家似乎形成了一個活體並強勢地以其意志催眠其中的所有份子,讓希特勒充滿漏洞及偏差的言論得以輕易取得信任、成為政權的代言人。),本體的虛無化將對這樣的演化與在其中運作或被運作的我們形成怎樣的影響?而即使感覺到了這種發展是有問題的人,是應該以『視而不見也是一種勇氣』來自我安慰或是起而改變?《摩登時代》這個書名在此看來正是一個絕大的諷刺:時代看似在不斷演化,其實卻可能只是像卓別林的默劇般無聲地重複老路子,真正創造時代的力量巨大而且從未有人目擊,因為每個所謂的當權者都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齒輪,這何其可笑又何其危險。

伊坂的小說在結局總是有一種溫暖的力量讓我們感到安慰同時也給予我們勇氣,以這個角度來說《摩登時代》並沒有改變讓我們絕望:『人又不是為了遠大的目標而活著,渺小的目標才能成為生存意義』,主角渡邊拓海充滿氣勢的小人物宣言彷彿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緊密相依和彼此幫助仍然有可能改變這個世界;但之前作品沒有的另一個不安隱隱透露在這本書中;和他本名同讀音的作家角色『井阪好太郎』傳達出『小說沒辦法挑起人的行動欲望,只會滲透進體內,然後融解』這樣的心聲,現實世界中,讀者們是否真的會在看完《摩登時代》油然生起勇氣去開始改變身邊的不公平進而將改變傳遞出去,還是會說句:『勇氣?那玩意兒被我忘在老家了』,這是他丟出的另一個問題,彷彿開放給我們每個讀過的人去思索並興味盎然的等著答案。

將這樣複雜龐大的命題用輕鬆有趣的故事與暢快的節奏包裝(還有漫畫家花澤健吾精彩點題的插圖),然後在漫畫誌連載不難看出伊坂的功力與用心;除了留下許多名言,也許從《摩登時代》開始他更希望傳遞的是『我的小說無法改變世界,但或許,能夠讓某處的某個人看懂,就夠了』這樣的理念吧。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