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2011

莉姿‧茉芮《最貧窮的哈佛女孩》:飢餓、無眠與被世界遺忘的倖存歲月


我真的很希望所有從事教育相關工作的人士、以及和社會福利相關的公職人員都能夠讀過這本書,這樣他們就能瞭解自己對處於社會邊緣的孩子們有多麼重要,而他們的一念之間又能造成多大的改變。

《最貧窮的哈佛女孩》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和我之前讀過的另一個紀實小說《屠夫》雖然在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但都點出了美國這個由移民組成的社會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由各個國家為了求生存而來的移民之中,除去成功的賺到財富而得以進入城市菁華地區的人以外,仍有許多的移民是以他們原來的國家為社區的組成單位,雖然這讓大夥兒以血緣為基礎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但不幸的是那在某方面也形成一個難以跳脫的漩渦,一旦你在這樣的地區出生就代表著有更高的機會接觸到暴力、犯罪、與讓人萬劫不復的毒品。

Liz Murray,圖片來源:Success Magazine
莉姿的文筆坦承而動人,真希望如果有那種自以為出身不好就代表自己可以憎恨一切、自暴自棄的孩子們都能夠聽聽她的故事,看她是如何從靠社會救助金過活,而父母卻因毒癮無法自拔能在月初就把全家的錢花光、自己在學校遭到同學歧視而逃學、偷竊、進收容所的日子中靠著自己對這樣的生活的自省在十七歲時決定重拾書本、接受教育的同時打開自己的心胸、知道社會上不是如她所想的殘酷地分成「我們這種人」和「他們那種人」,終於努力的用二年的時間完成高中學業甚至取得紐約時報的高額獎學金並申請到哈佛大學。

在紐約Bronx區109平方公里的面積上有將近一百四十萬的人口,其中多數孩子有著和莉姿相似的成長背景,但這大多數的孩子也走向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在書中莉姿提供了兩個關鍵:第一個是真正相互扶持的朋友、另一個便是為他們這樣背景的孩子們設計的特殊教育制度和充滿奉獻精神與教育熱忱的老師;幸而有人文預備學校這樣特殊而充滿理想性的學制在莉姿下定決心改變的時候提供她「可能性的選項」,在那之前莉姿甚至不知道自己去申請紐約時報的獎學金或哈佛大學將要面對的是多麼困難的挑戰,而她在艱困的環境中磨練出來的意志,正是讓她在高中有了熱心的老師們授予知識的基礎之後面對申請獎學金和大學的過程中和正常家庭的孩子們不同的地方:她清楚的知道這和自己的生存有關;就像她在書中自述的:「我逐漸知道,這個世界真的有很多人等著要告訴你這樣那樣的事情的成功機率,要你務實面對所有難關。但我卻也學到,除非直接去做、去體驗,不然,在事情尚未發生前,誰也無法真正知道所謂的可能性是什麼。」

在哈佛時莉姿便創立了一間叫「活出生命」Manifest Living的公司,以自身的經歷在全世界舉辦演講和工作坊分享,希望讓更多人認識自己、打破內心的那堵高牆;除了這本書、大家更可以到這個公司的網站看看:www.manifestliving.com

相信自己能有無限的可能性、在關鍵的時刻總是有人即時的提供幫助與愛改變了莉姿的人生;雖然莉姿的父母都因為吸毒感染愛滋病而去世,但他們必定會為了有這樣的小女兒而驕傲:那飢餓、無眠與被世界遺忘的倖存歲月沒有擊倒她而成為最珍貴的養分,讓她得以用這段經歷幫助更多相同的人。




沒有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